为什么我从 iTerm2 切换到 Ghostty
用了 iTerm2 十年,从没想过会换终端。直到我遇到了 Ghostty。
项目信息
- ⭐ 36.6k stars
- 🚀 作者: Mitchell Hashimoto(Vagrant、Terraform 创始人)
- 🦎 语言: Zig (81.2%) + Swift (10%)
- 📝 License: MIT
- 🎨 渲染: Metal (macOS) / OpenGL (Linux)
三个让我切换的理由
1. 性能:快得离谱 🚀
实测数据:
- 比 iTerm2 快 4 倍
- 比 Kitty 快 4 倍
- 比 Terminal.app 快 2 倍
- 和 Alacritty 相当,但功能更丰富
实际感受:
|
|
为什么这么快?
- 原生 Metal 渲染(iTerm2 只有纯文本用 Metal)
- 连字(ligatures)也用 Metal(iTerm2 会降级到 CPU)
- 专用 IO 线程,低延迟
2. 原生体验:真正的 Mac App 🍎
iTerm2 的问题:
- Objective-C 老代码,界面过时
- 设置面板臃肿混乱
- 不支持 SwiftUI
Ghostty 的优势:
- 纯 SwiftUI 应用
- 原生 macOS 菜单栏
- 符合苹果设计规范
- 设置界面现代化
外观对比:
iTerm2: [████░░░░] 老旧感
Ghostty: [████████] 现代感
3. 功能完整:不妥协 ✨
基础功能:
- ✅ 多窗口
- ✅ 标签页
- ✅ 分屏(splits)
- ✅ 搜索
- ✅ 快捷键定制
高级特性:
- ✅ 完整的 xterm 兼容性
- ✅ 真彩色(24-bit color)
- ✅ 连字支持
- ✅ 图片协议(Kitty、iTerm2)
- ✅ Shell 集成
- ✅ GPU 加速
快速上手
安装
macOS (Homebrew):
|
|
从源码编译:
|
|
基本配置
配置文件位置:~/.config/ghostty/config
我的配置:
|
|
常用快捷键
窗口管理:
Cmd + T # 新标签
Cmd + W # 关闭标签
Cmd + D # 垂直分屏
Cmd + Shift + D # 水平分屏
Cmd + [/] # 切换标签
Cmd + Opt + ←/→ # 切换分屏
搜索:
Cmd + F # 搜索
Cmd + G # 下一个
Cmd + Shift + G # 上一个
迁移过程
从 iTerm2 迁移
1. 导出 iTerm2 配色:
我之前用的是 Dracula 主题,Ghostty 原生支持:
|
|
2. 快捷键映射:
大部分快捷键都一样,只需要适应几个:
|
|
3. Shell 集成:
添加到 .zshrc
:
|
|
迁移检查清单
- 配色方案
- 字体设置
- 快捷键
- Shell 集成
- SSH 配置
- tmux 兼容性
实际使用感受
优点 ✅
- 启动速度:瞬间打开,比 iTerm2 快很多
- 响应速度:输入零延迟,
cat
大文件不卡 - 内存占用:比 iTerm2 省内存
- 界面简洁:没有 iTerm2 那么多设置项
- 主动开发:Mitchell 每天都在更新
需要适应的点 ⚠️
- 设置界面:还在开发中,某些设置需要手动编辑配置文件
- 插件生态:没有 iTerm2 那么多插件
- 文档:正在完善中,有些功能需要摸索
兼容性 ✅
完美兼容:
- zsh / bash / fish
- tmux / screen
- neovim / vim
- 所有命令行工具
测试过的工具:
|
|
性能对比
我的测试(M1 MacBook Pro):
操作 | iTerm2 | Ghostty | 提升 |
---|---|---|---|
启动时间 | 0.8s | 0.2s | 4x |
cat 10MB 文件 | 2.5s | 0.6s | 4x |
滚动大输出 | 卡顿 | 流畅 | ∞ |
内存占用 | 180MB | 95MB | 2x |
为什么 Ghostty 这么快?
架构设计
iTerm2 的问题:
文本 → CPU 排版 → 绘制到屏幕
↑
瓶颈
Ghostty 的方案:
文本 → GPU 排版 → GPU 渲染 → 屏幕
↑ ↑
Metal Metal
技术栈
- Zig - 系统级编程语言,零开销抽象
- Metal - 苹果原生 GPU API
- SwiftUI - 原生 UI 框架
- CoreText - 原生字体渲染
适合你吗?
推荐使用 ✅
如果你:
- Mac 用户(目前主要支持)
- 需要高性能终端
- 喜欢原生应用体验
- 愿意尝试新工具
- 需要现代化的终端
暂时观望 ⏳
如果你:
- 需要很多 iTerm2 特有功能
- 依赖 iTerm2 插件
- 需要极度稳定的环境
- Windows/Linux 用户(支持中)
常见问题
Q: 稳定吗?
虽然版本号还是 0.x,但我用了一个月,没遇到崩溃。作者是 Vagrant 创始人,代码质量有保证。
Q: 会继续维护吗?
Mitchell 全职开发,GitHub 每天都有提交。社区也很活跃(404 位贡献者)。
Q: 配置迁移难吗?
我花了 10 分钟。大部分配置是通用的(字体、配色、快捷键)。
Q: 性能真的有那么大提升吗?
在我的 M1 Mac 上,明显感觉更快。特别是:
- 启动速度
- 大文件输出
- 快速滚动
结论
一句话总结:
如果 iTerm2 是 2010 年代的最佳终端,那么 Ghostty 就是 2020 年代的答案。
我的建议:
- 试用一周 - 你会回不去
- 保留 iTerm2 - 以防万一
- 关注更新 - 功能每天都在增加
最后的话:
作为一个对工具有洁癖的开发者,能让我从 iTerm2 切换过来,Ghostty 真的做到了三个字:
快、美、稳
相关资源
- 官网: https://ghostty.org/
- GitHub: https://github.com/ghostty-org/ghostty
- 文档: https://ghostty.org/docs
- Discord: 活跃的社区
更新日志:
- 2025-10-08: 首次使用,已切换为主力终端
- iTerm2 依然在 Applications 文件夹,但已经一个月没打开了 😅
#Ghostty #Terminal #macOS